发布时间:2017年3月22日 点击次数:3699 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务工,村子里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盗贼活动猖獗,而老人和孩子又没有反击之力,更让盗贼有恃无恐,加上我国警力严重不足,发展农村保安队伍成了不二的选择,2016年10月,中山市保安服务公司积很响应“新农村建设”号召,选择交通不便、治安状况较为复杂的黄圃镇大雁村作为试点,向该村派驻了一支由15名专业保安人员组成的驻村保安志愿队,为该村免赞提供保安服务。这支特殊的保安队驻村后,在当地派出所、警务室的指导下,积很开展对村内治安的巡逻工作,防范各类案件发生,加强对重点部位和村内公用设施的看护,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安全防范的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以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为目标的安全检查工作。他们还及时发现和收集各类安全隐患及其他社会治安信息,协助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消除安全隐患、化解和调解矛盾,提高预警能力,充分发挥了保安队伍的辅警作用。
为掌握全村人口信息和分布状况,志愿队还通过挨家挨户地走访,摸清村内的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全面掌握村情村貌,为在村内长期开展保安服务工作奠定基础。为提高工作效率,公司还为志愿队配备包括巡逻电瓶车、对讲机、强光手电、橡皮棍等装备,保安员通过车巡或步巡的方式,4人一班、2人一组,每隔1小时左右便对全村进行一次治安巡逻,昼夜不断,使防范工作不出现盲点和盲区,编织一张“时间上不间断、空间上不留死角’’的安全防护网。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保安队还加强与当地派出所、村委会的联系和沟通,建立防范联动机制,发生重大治安案件时,及时有效地与派出所和村委会相互配合,较大限度降低案件造成的后果。此外,在农忙时节,保安队在做好安保服务的同时,积很帮扶村内的孤寡病残家庭开展春耕秋收工作。节日期间,他们还走访慰问困难户,嘘寒问暖,与村民建立了融洽的关系,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今年7月28日凌晨,暑气未尽,更深入静,值班保安员却个个精神抖擞。他们加强了巡逻的力度,以30分钟一次的频率对全村各个角落进行认真细致的巡查。当晚,巡逻小组巡至村委会时,发现村委会大门敞开,门锁被人用钳子剪断,疑似有小偷进入村内行窃。保安员通过对讲机向队长王巍报告,并问是否发现可疑人员经过。王巍立即想起刚才有两名50岁左右的男子分别骑着一辆人力三轮车从保安驻点门口,也是村内的主干道经过。因此,他马上通知村主任去查看现场,并立即带领另一名保安员骑上电瓶车沿途追赶。不久,他们便隐约看见在远处有两个骑三轮车的身影在公路上并行移动。保安队员追至500米左右时,追上了其中一人,另一人趁人不备从岔路口逃跑。王巍在三轮车中发现了用来剪断锁具的大卡钳和一个影碟机。随后,王巍与其他队员一起将犯罪嫌疑人送至许堂乡派出所,交由民警处理。9月,一名犯罪嫌疑人在运送从临近前张庄的京九铁路上偷割来的护拦途中,路过大雁村,被巡逻保安当场截获。
驻村保安的严密防范大大打击了犯罪分子的气焰,对犯罪分子起到了明显的震慑作用,在当地农村引起了强烈反响,村民们纷纷为保安员拍手叫好,村主任还带领村民亲自给公司送来锦旗,以示感谢。而且,随着驻村保安队的名气越来越大,其震慑作用现已由本村辐射到了新集、邵坡等周边村庄,使方圆数公里区域内的社会治安状况都得到明显改善。
每逢节假日,驻村保安员不仅不能休息,反而要比平日更加忙碌。比如去年春节,保安队有6人值守在农村一线,他们都是志愿留下的。节日期间的巡逻由4人负责,留守1人作为机动人员,另外1个人负责大家当天的伙食,6个人的分工每隔两天轮换一次。大年三十这天,班长沈阳负责大家的伙食,为了能让队员们过好年,他一早就到附近的集市上去买了些鱼、肉和蔬菜等“年货”o沈班长说:“队员们没法回家与家人团聚,至少要让他们在吃年夜饭时能感觉到‘过年’的味道啊。”他和队员王涛吃过午饭,就开始准备年夜饭,整整忙碌了一个下午。当队员李伟等4人巡逻回来时,已是晚上6点多。这时,公司总经理程惠峰专程赶来慰问保安队员们。程总给队员们拜年,并从车上搬下几箱烟花,让大家晚上可以热闹一下。队员们见到此情此景,顿觉暖意融融。
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程总让大家都谈谈驻村过年的感受。沈班长说:“保安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越是节假日越繁忙。春节正是村子需要加强安全防范的时候,人们回家探亲,出门拜年,一些可疑人员可能借机作案,要加强密集的巡逻,才能确保安全。"李伟说:“当保安,就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放弃休息,坚守岗位,为居民们安心过节而恪尽职守。我们现在的巡逻是每半小时一班岗,基本上巡查村内一次,回来喝口水就又要上路了,虽然累但是心里踏实。"王涛说:“虽然刚开始我们也会感觉挺委屈的,但真心换真情,我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了村民的真心感谢,一些村民经常给我们送吃的,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就算再苦再累,只要听到他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心里就什么委屈都没有了。"饭后,送走程总,保安员们又开始进行巡逻。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坚守,这里的除夕之夜才更加祥和。
大雁驻村保安志愿队除了“安全守护神”的美称外,还有一个“老娘舅”的称号。平时,村民之间经常会因为一些小小的利益问题产生争执,不及时得到调解,就很容易进一步扩大矛盾?升级冲突,甚至会大打出手,酿成恶性案件。在与村民们打交道的过程中,保安员们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理论。农村治安状况稳定与否,取决于家庭之间、邻里之间的小矛盾、小纠纷能不能及时解决。他们把这些小纠纷比喻成“小鞭炮”,‘小鞭炮’控制不好,很容易变成火药桶。一位驻村保安员说。去年8月,村民张某与邻居赵某经常为小事争吵,且有发生暴力冲突的倾向。保安员经过了解,得知两人都是工程包工头,因担心自己的工程项目被对方抢走,所以互相排斥,造成双方关系很紧张。保安员三番五次上门调解,终于使两人坐在一起,开始心平气和地谈话。解决问题就要找到根源,保安员把握住时机,联合当地派出所和村委会的干部,将双方的工程范围都予以明确,双方在文件上签字,以凭据说话。问题迎刃而解,村民间的矛盾得以化解,双方都对调解的方法心服口服。
去年,大雁小学的一名8岁左右的孩子从学校出走后迷路,找不到回学校的路,被巡逻保安员发现,及时将其送回学校。此后,大雁小学的校长主动请求志愿队将该校纳入巡逻范围,以保障校园的安全。在大雁村,“有困难找保安”就如同在城里“有困难找警察”一样,已成为村民的一种共识。
驻村保安工作开展4年来,队员们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工作的积很面貌始终如一。他们几乎都来自城市,有的还是家里的独生子,但为了乡村的平安,他们志愿走在较前沿,冲到线,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鼓舞着他们,在艰苦的保安岗位上磨砺自己、锻炼自己。为了乡村的安宁,他们服从调度、听从指挥,甘于寂寞、勇于牺牲,恪尽职守、无怨无悔,他们无愧于“安全守护神”的美名,也是公司保安队伍的楷模。